基督徒的心思

分類:文章
發佈於:2018-10-03, 週三

基督徒的心思

Bassam Michael Madany

2018年9月28日

在五十年代初期,我讀了一本在中國有多年事工經驗的英國宣教士羅蘭·艾倫(Roland Allen)的小冊子。這小冊子討論宣教工場的教育問題。他在評論宣教學校教導非信徒的孩子時,寫道「基督教教育遠不只是由基督徒來做的教導,而更是對基督徒的教導。基督教教育在非基督徒的心中變得是非基督教的。」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個詞,即「基督徒的心思」。十年後,我讀了哈利·布萊米爾(Harry Blamires),「基督徒的心思(The Christian Mind)」第一章的第一句寫道:「基督徒的心思已經不存在了。」

對那些擔心各方面西方文化中的世俗主義入侵的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信息。後來,我讀到了Raphael Patai的「阿拉伯人的心思(The Arab Mind)」,這是一部社會人類學研究書籍,關於阿拉伯人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思考。正如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環境中,非英語人士已經採用了「心思(mind)」一詞來指人們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和他們心思意念的基本方式,我注意到阿拉伯語新聞雜誌上是這樣的。

聖經在不同的地方提到「心思(mind)」。比如,縱觀所有的對觀福音書,裡面有對道德律的總結。「你要盡心、盡性、盡意(mind)愛主-你的神。」(馬太福音22:37)「你要盡心、盡性、盡意(mind)、盡力愛主-你的神。」(馬可福音12:30)路加福音裡也重複使用了這些詞,順序稍有不同而已。當神的道挑戰我們要去愛他,把我們的心思意念放在事奉他之上時,經文也警告我們,心思意念的墮落會導致惡果。比如,羅馬書1:28寫道:「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mind),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這兩段經文裡提到的內容最接近我們所說的「基督徒的心思」。哥林多前書2:16提到:「誰曾知道主的心(mind)去教導他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mind)了。」腓立比書2:5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mind)為心(mind)。」

聖經給了我們使命要建立基督徒的心思。建立基督徒的心思並不意味著進入個人主觀世界的發展旅程。相反,它是一種終身的行動,應用和吸引一種基督教對現實的看法。它要求我們採用合乎聖經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在歷史的基督教傳統中得到理解和闡述。

基督徒心思的基本特徵就是相信神創世的教導。創世紀,約翰福音和希伯來書都強調這個事實。「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世紀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翰福音1:1-3)「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希伯來書1:1,2)

在第四、第五世紀,教會明確地公開承認這個基本真理:「我們相信獨一神,全能的聖父,統管眾人,創造天地,並一切有形無形萬物的主。」(451年迦克敦大會制定的尼西亞信經)信仰告白和宗教改革的教理問答重申了這一基本傳統。

遺憾的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這種對教會多年來宣告的聖經真理的忠誠已經被侵蝕。但教會不可以也絕不能放棄這種信念。

基督教世界觀的第二個基本特徵是關於墮落的教義。正如我們在整個歷史中所了解的那樣,人在本性上就有問題。這不是神創造的缺陷,而是由於人在歷史初期就悖逆了神。

我在向阿拉伯語穆斯林宣教的事工當中,關於墮落的教義非常重要。穆斯林思想的一個特徵便是相信人的本性無罪。在伊斯蘭教義中,人犯了許多罪,但並沒有「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2:1)伊斯蘭聲稱,人的狀態最主要是愚昧無知,他只需要「知道」真主的旨意,就可以「行」出來。因此,人所需要的只是啟示,而不是從外面來的救贖。這正是伊斯蘭基本思想,用來拒絕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受難的歷史性以及在骷髏地十字架上贖罪的必要性。無論是在反思道德,社會,經濟,政治還是與人類存在有關的任何其他主題上,基督徒都認真對待墮落的結果。他對世界的一貫見證必須是清楚和直白的。

世界觀以聖經的救贖教義為基礎的基督徒為這無疑的事實作了喜樂的見證。他指出這樣一個真實的狀況,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主耶穌基督並成為他的肢體,即他的教會。他們願意在封閉的和不民主的地土上為他受苦。殉道士對彌賽亞耶穌的信心之舉不僅存在於早期教會或宗教改革時期;直到現在,他們還在為主作見證而犧牲。

真正合乎聖經的世界觀的第四個特徵是對聖經中關於末世的教導的應用。基督教世界觀確實強調當下。我們沒有受到呼召去憎恨生命,或否認物質世界的重要性。雖然墮落已經在神的美好創造中引入了一個破壞因素,但基督所完成的,託付給聖靈的救贖都是為了限制罪的影響。在每一處福音產生影響的地方,在當下都有很多美善,美好,美麗的事物。然而,現在的世界秩序是不完美的,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末世終會來到。

使徒保羅提醒羅馬的信徒,基督教信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盼望,這個盼望的中心是末世論的未來,這也就是基督再來成為可盼望的現實。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8:22-25)

如今,聖經的這個主題在福音派的思想中已經不再扮演重要角色。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上半葉,福音的末世論部分被過度強調;現在他們迫切希望「證明」他們對當下同樣感興趣。但有時這樣做是以犧牲聖經信息的平衡表達為代價的。羅馬書8提醒基督徒不要忽視,神的諸多應許要在基督再來時實現。

新約啟示錄以此結尾:

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

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啟示錄22:20,21)

簡要的參考書目:

The Christian Mind, by Harry Blamires. S. P. C. K., London, 1966

The Secularist Heresy: The Erosion of the Gospel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y Harry Blamires. Servant Books, Ann Arbor, MI, 1980

Recovering the Christian Mind: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ecularism, by Harry Blamires. InterVarsity Press, Downers Grove, IL, 1988

Creeds, Councils & Christ, by Gerald Bray. InterVarsity Press, 1984

The Arab Mind: A Need for Understanding, by John Laffin. Cassel, London 1975

The Arab Mind by Raphael Patai.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73

這篇文章翻譯自Bassam Michael Madany的文章「The Christian Mind」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